KiB、MiB与KB、MB的核心区别
1. 定义与计算方式
-
KB、MB(十进制单位)
- KB(千字节) = 1000 字节(10³)
- MB(兆字节) = 1000 KB = 1,000,000 字节(10⁶)
- 计算逻辑:基于十进制(10的幂次),符合国际单位制(SI)。
-
KiB、MiB(二进制单位)
- KiB(千二进制字节) = 1024 字节(2¹⁰)
- MiB(兆二进制字节) = 1024 KiB = 1,048,576 字节(2²⁰)
- 计算逻辑:基于二进制(2的幂次),符合计算机存储的实际分配方式。
2. 数值差异对比
| 单位 | 定义 | 字节数 | 与十进制单位的差异 |
|------|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
| KB | 1000 字节 | 1,000 | - |
| KiB | 1024 字节 | 1,024 | +2.4% |
| MB | 1000 KB | 1,000,000 | - |
| MiB | 1024 KiB | 1,048,576 | +4.86% |
- 示例:
- 1 MB(十进制) = 1,000,000 字节
- 1 MiB(二进制) = 1,048,576 字节
- 差距:1 MiB ≈ 1.0486 MB
3. 应用场景
-
KB、MB(十进制)
- 网络通信:带宽(如100 Mbps)、文件传输速度。
- 存储设备标称容量:硬盘、U盘(厂商使用十进制简化标注)。
- 操作系统文件大小显示(部分场景):Windows默认使用十进制。
-
KiB、MiB(二进制)
-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:Linux、macOS的内存/磁盘分区显示。
- 精确计算:开发者、系统管理员处理存储或内存时。
- 避免歧义: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标准推荐。
4. 历史与混淆根源
- 早期混用:计算机早期因硬件限制采用1024进制,但厂商为简化标注沿用十进制,导致用户混淆。
- 标准化尝试:
- 1998年IEC提出KiB、MiB等二进制单位,但普及缓慢。
- 2000年后部分操作系统(如Linux)开始区分显示,但Windows仍默认十进制。
5. 如何避免混淆?
- 优先使用IEC单位:技术文档中明确标注KiB、MiB。
- 检查系统设置:Linux/macOS可通过命令(如
df -h
)切换显示单位。 - 厂商标注注意:存储设备容量需理解“标称值”为十进制,实际可用容量因系统计算方式减少。
- KB/MB:十进制,广泛用于网络、存储标称容量。
- KiB/MiB:二进制,符合计算机实际存储逻辑,技术场景更精确。
- 关键差异:1 MiB ≈ 1.0486 MB,数值差异随单位增大而显著。
- 实践建议:技术交流中优先使用KiB/MiB,日常场景可沿用KB/MB但需理解其十进制本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