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xcel中COUNTIF与SUMIF函数的使用方法
一、COUNTIF函数
功能:统计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数量。
语法:
COUNTIF(range, criteria)
- range:需要统计的单元格区域。
- criteria:条件,可以是数值、表达式、文本或通配符(如*
、?
)。
示例:
1. 统计等于某个值的单元格数量
假设A列是成绩,统计成绩为90的人数:
=COUNTIF(A1:A10, 90)
-
统计大于某个值的单元格数量
统计成绩大于80的人数:=COUNTIF(A1:A10, ">80")
-
统计包含特定文本的单元格数量
假设B列是姓名,统计包含“张”的姓名数量:=COUNTIF(B1:B10, "*张*")
注意事项:
- 条件中的文本需加双引号(如">80"
)。
- 通配符*
代表任意多个字符,?
代表单个字符。
二、SUMIF函数
功能:对满足特定条件的单元格求和。
语法:
SUMIF(range, criteria, [sum_range])
- range: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。
- criteria:条件,与COUNTIF类似。
- sum_range(可选):实际求和的单元格区域。若省略,则对range本身求和。
示例:
1. 单条件求和
假设A列是产品名称,B列是销售额,统计“苹果”的总销售额:
=SUMIF(A1:A10, "苹果", B1:B10)
-
数值条件求和
统计销售额大于100的总金额:=SUMIF(B1:B10, ">100")
-
通配符条件求和
统计名称以“A”开头的产品的总销售额:=SUMIF(A1:A10, "A*", B1:B10)
注意事项:
- sum_range的大小必须与range一致,否则返回错误。
- 条件中的逻辑运算符(如>
、<
)需用双引号括起。
三、COUNTIF与SUMIF的核心区别
| 功能 | COUNTIF | SUMIF |
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作用 | 统计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数量 | 对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求和 |
| 返回值类型 | 数值(个数) | 数值(总和) |
| 典型场景 | 计数(如人数、次数) | 求和(如总金额、总分) |
四、综合案例
需求:统计销售额大于500的订单数量及总金额。
数据示例:
| A列(订单ID) | B列(销售额) |
|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|
| OD001 | 600 |
| OD002 | 450 |
| OD003 | 700 |
解决方案:
1. 统计订单数量:
=COUNTIF(B1:B3, ">500") → 结果:2
- 计算总金额:
=SUMIF(B1:B3, ">500") → 结果:1300
五、常见错误与解决
-
条件格式错误:
- 错误:
=SUMIF(A1:A10, >500, B1:B10)
- 原因:条件未加双引号。
- 修正:
=SUMIF(A1:A10, ">500", B1:B10)
- 错误:
-
区域大小不一致:
- 错误:
=SUMIF(A1:A5, "苹果", B1:B10)
- 原因:range(A1:A5)与sum_range(B1:B10)大小不同。
- 修正:确保区域大小一致。
- 错误:
:
- COUNTIF用于计数,SUMIF用于求和。
- 灵活运用条件(如逻辑运算符、通配符)可解决复杂统计需求。
- 注意区域大小一致性和条件格式的正确性。